#Google开始进行big daddy基层结构更新
从那时开始,无数站长发现Google变得不一样了,因为big daddy更新直接提高了Google的性能,同时也影响了原先的搜索结果排名和收录数等等。这是2006年里Google进行的最重要的一次更新。
#Google在CES2006上宣布推出Google Video收费视频服务以及Google Pack软件包
这是Google Video首次与付费扯上关系,而Google Pack的推出则令人纷纷猜测Google将要公开对抗微软。
#Google首次尝试报纸广告
尽管后来Google承认这次尝试是不成功的,但这表明了Google并不满足于统治互联网广告,它想成跨媒体平台的广告之王。
#Google Video正式改版
这是Google Video的转折点,从那开始,Google Video就成为Google重点推介的服务之一。改版后的Google Video可以允许用户分享、嵌插视频,也可以正式购买收费视频等等。可惜的是,从那时开始,Google Video就更加与中国大陆地区用户无缘了,因为Google修正了一系列的bug,使得非Google Video官方支援的国家和地区无法正常及通过特殊的办法来播放上面的视频。
#Google Analytics重新接受申请
Google Analytics的推出是Google历史上最失败的产品发布之一,由于对用户需求量认识不够,以致Google Analytics在推出后短短几天内,服务器就已经不堪负荷,只得关闭注册。即使重新开放注册,也仅限于被邀请用户。Google从Google Analytics那里得到了教训,以致后来发表的各项产品和服务都很少出现服务器罢工的情况。
#Google拒绝向美国司法部提供用户搜索数据
Google成功借助美国政府的无理要求,再次向世界证明自己真的是"Do no evil"的。这次事件使得Google赢尽了赞美声,尽管它后来还是交出了部分数据。
#Yahoo!公开承认Google才是搜索老大
Yahoo!的无奈揭开了Google继续统治2006年搜索业界的序幕,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Google的搜索市场份额都保持平稳的增长,令人吃惊。当然,我们说的不是"谷歌"。
2006年2月:
#Google有意建设自己的互联网络
尽管这是Google官方一再否认的新闻,但由于Google自身完全有这样的实力和需要,我们不得不关注它。别忘了,Google官方经常会抢先否定一些后来成为事实的新闻。
#Google在中国出现大规模无法访问的情况
这只是悲剧的开始。从那以后,Google中国用户在浮躁中度过了2006年。我们的口头禅由"今天你Google了吗"变成了"Google又打不开了"。这也是导致Google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极重要的原因之一。而谷歌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也还未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说,在谷歌心里,这可能并不是一个问题。这是最悲哀的地方。
#Gmail Chat功能正式推出!
Gmail在2006年内有数次重大的更新,但Gmail Chat却是意义最重大的,因为它把Gtalk的主要功能集成进了Gmail里,让Gmail成为独一无二的产品。
#Google推出Gmail for domains
Google首次针对个人及企业用户推出免费的邮箱host服务,便得更多人不但可以自己用上Gmail,也可以向各自的用户提供Gmail服务。
#Google黑板报成立
这是为两个月后"谷歌"的出现作的伏笔。入乡随俗,设立中文的官方博客是正确的做法。
#Google收购MeasureMap
尽管目的是为了加强Google Analytics的功能,但直到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显著改变并不多。这也是Google收购某间公司后的常见结局。
#Google.cn涉嫌无照经营
这几乎是所有跨国企业在中国都会遇上的难题,微软和Yahoo!就是最好的先例。令人意外的,谷歌在这个问题上也无能为力。这也是在整个2006年里最令谷歌头痛的问题之一,不过它有望在明年初得到彻底解决。
#Google推出Google Page Creator
尽管提供免费的个人网站服务已经是互联网最传统的做法之一,但GPC还是以较完善的功能和良好的操作性赢得了用户特别是建站新手的喜爱,尽管GPC后来也一度关闭公开注册。
2006年3月:
#Google News推出移动版
从Google News移动版开始,Google在整个2006年里开始初步建设它的移动服务体系。
#微软称将在6个月内超越Google
事实证明微软亲自吹破了2006年搜索业界内最大的一张牛皮。微软Live Search(原MSN Search)在整个2006年里都持续下滑,现在已跌破9%,与Google的60%形成鲜明的对比。
#Google收购Writely
Google正式开始建造自己的在线Office,尽管它一开始并不承认。对于Writely用户而言,最大的遗憾可能是Wirtely现在连名字也消失了,变成了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中的"Docs"。
#Google推出火星版Maps
地球-->月亮-->火星-->?
#Google收购SketchUp
用户不但拥有了一个新的免费绘图工具,Google Earth从此也开始了立体化的进程,每位用户都可以为这一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Google官方blog突然消失
尽管Google极力否认Blogger系统存在安全漏洞,但后来一连串类似的事件令Google这种说法完全破灭。其实任何一个系统都存在安全漏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Google当然也不会例外。
2006年4月:
#Google Earth开始增加高解析度卫星图
这也是Google Earth在2006年形成的一个新的习惯,即在重大节日前后通常更新Google Earth/Maps的图像和数据。有什么比坐在家里看到更清晰的地球表面更令人兴奋?
#Google在中国正式确立"老二"地位
Google在中国搜索市场的份额终于成为中国用户最关注的话题之一。尽管谷歌从那以后就没有承认过国内的相关统计结果,但百度在中国是老大却是最令谷歌无奈的事实,以致后来百度CEO李彦宏大胆地预测:5年后将很难(在中国市场)看到Google。
#Google向澳大利亚学生购买搜索算法
这是2006年内最轰动的搜索新闻之一。只可惜我们只知道主角Ori Alon已加入Google,还没看到进一步的相关消息。或许,它已经被应用到Google的搜索里了,只是我们还没察觉。
#Google在日本推出手机广告
Google开始进入移动广告市场。但直到现在,这种移动广告还只是Google的一种尝试。
#Google中文名"谷歌"正式诞生
"谷歌"这个名字在中文地区并不讨好,完全无法与顺口易记的"百度"相提并论。8个月过去了,我们还是无法习惯称Google为"谷歌",这已经证明了"谷歌"是个失败的中文名。但它的出现,意味着Google正式开始了中国业务的运营。
#Google正式发布Google Calendar
Google有历以来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早在发布之前就已经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尽管它最后只是一项普通的在线日历服务而已。也是我个人用得最少的Google产品之一。
#FireFox成为Google主页上首个第三方广告
能打破Google的传统,FireFox与Google之间的亲密关系再次得到验证。FireFox的流行,Google的大力推广功不可没。
2006年5月:
#Google为了IE7的默认设置而将微软告上法庭
我们这次看到的是一个强硬甚至是咄咄逼人的Google,为了不让Live Search借着Windows和IE7的便利而获得额外的搜索市场份额,Google不惜用尽所有的办法,包括法律上的行动及加强与其它软硬件公司的合作(预装)等等。而现在看来,Google的这些努力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微软不但在IE7上面作出了妥协,微软Live Search目前也还占不到好处。
#Google在Press Day 2006宣布推出Google Trends、Google Desktop4、Google Co-op、Google Notebook
Google Trends让用户可以更清楚地知道搜索世界的潮流和趋势,而Google Co-op则是Google在搜索业务上的全新尝试,Google自己也暗自开始尝试依靠用户的力量来改进搜索质量。Yahoo!走的就是这样的路线。
#Google确认搜索仍然是核心
Google"多而快"的产品发布策略的副作用开始显现,用户开始感到困惑:Google到底想干什么?尽管Google重复自己仍将以搜索为核心,但后来我们发现这种声明并不奏效。
#Google在美国搜索市场份额首次突破50%
与此同时,Google在中国搜索市场份额却并没有因为"谷歌"的出现而上升。
#Google同意关闭部分巴西Orkut社区
Google在整个2006年里,Orkut成为最令它头痛的法律难题之一。并且从Google与这些非美国政府的交锋里,我们看到了Google的无奈和软弱的一面。或者说,Google也只是一间企业而已,它的能力并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Google AdSense增加视频广告
文本-->图片-->Flash动画-->视频-->音频
#Google在中国大学成立Google Camp
尽管看起来是为了加大Google在中国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但事实上却更像是Google在中国吸引人才的一种手段。
2006年6月:
#世界头号Google blogger Philipp Lenssen完成《55 Ways to Have Fun With Google》
Philipp试图让更多人知道在使用Google时获得更多的乐趣。
#Google发布电子表格服务Google Spreadsheets
Google继收购Writely后,进一步完善它的在线Office。只不过这一次,它选择了自己开发。Spreadsheets成为后来的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中的"Spreadsheets"。
#Google首次承认在中国存在访问问题
Google在中国难以访问的问题持续,尽管中国用户早就对于这样的状况感到愤怒,但也只能把希望寄托在Google身上。然而谷歌却一直没有对这样的现像作出说明,令用户感到无限失望。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及Sergey Brin也开始反思自己的中国策略是否正确,一时间,Google要退出中国市场的谣言满天飞。
#Google开发实时环境声音辨认技术
尽管一切还不明确,但Google这样的计划已经引起了不少用户恐慌,因为大家首先担心的是个人隐私会受到威胁,而不是这项技术将给我们生活带来怎样的好处。
#Google积极报道世界杯
尽管没有像Yahoo!那样把广告牌放到球场周围,但Google也没有放过世界杯这个黄金档期,因为这是与拉近用户距离的好机会。Yahoo!在这一点上做得比Google出色得多。
#Google辟谣:我们不会退出中国市场
老板说了算。因此我们现在还能在中国看到谷歌,一个难难的谷歌,同时也是一个等待爆发的谷歌。
#Google推出Google Earth 4.0 beta
除了支持Sketchup的3D模型外,还支持了Linux平台。
#Google神秘硬件基地曝光
尽管Google对硬件的需求一直很大,也有不断兴建新的硬件中心的习惯,但这还是头一次引起这么大的公共关注。
#Google买下Googleplex
尽管要花3亿多美元,但对于Google而言,一来这只算是小钱,二来Googleplex是Google文化的象征和中心地,意义极为重大。
#Google承认收录出现问题
spam是搜索引擎的死对头。即使是Google,也难逃这种宿命。在18天内成功地让Google收录55亿个网页,这在spam史上也可算是一种成就了。
#Google开始测试CPA广告
欺诈点击时刻威胁着Google的广告命脉,Google开始寻找按点击或展示次数付费以外的模式。
#Google卖掉百度股份
这表明了谷歌将要在中国与百度展开全面的竞争,并且我们不能再说Google拥有百度的一小部分了。
#Google在中国搜索市场份额跌至13.2%
"跌"是谷歌2006年度关键词。
#Google完成移动服务体系的初步建设
手机用户数量将超越电脑用户数量,这是Google最常用的理由。
#Google Checkout正式推出
Google一如既往地否认它将是Paypal的竞争对手,但现在事实的确如此。
#Google被《牛津英语大词典》作为动词收录
看起来有助于加速Google的流行及扩大它的知名度,但Google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越来越少人会意识到其实"Google"是一个商标。
2006年7月:
#Google的非搜索产品:黯然失色
Google除了搜索外,其余的产品和服务在与Yahoo!的较量中均处于下风,进一步令人质疑Google的"多而快"策略的正确性。
#Google官方承认产品策略是"乱开枪"
Google果然是在乱放枪,然而当时它还没有进行足够的反省。快枪手好还是神枪手好?Google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Google Video推出多国分站
Google Video开始扩张,然而众多分站里仍然不会有中国。
#Google给用户寄镇痛药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所以把这个新闻也算上,是因为Google在前几年的形像是孤高、封闭的。
#国产爱搜声称技术领先Google
我们才猛然发现,微软说要在6个月内超越Google原来是一种极谦虚的说法。更令我哭笑不得的是,全胜先生事后竟然认为我写这样的文章属于"有组织、有阴谋"的行为:D
#Google启动免费WiFi服务
经过长达一年的传闻后,Google终于在自己的总部美国加州山景城推出免费的无线互联网服务。但和传言不一样的是,Google并没有打算在全美国推行它。
#Google为视障人士推出特别版搜索网站
Google Co-op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Google公布2006年第二季度财政报告
在第一季度收入情况良好的情况下,Google继续以7亿2千1百万美元的强劲数据让所有不看好Google的华尔街分析家完全失语。因此他们其中一些人开始预测Google第三季度表现会变弱。
#李开复:Google搜索没有一丁点技术是中国员工贡献的
面对谷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下滑以及访问困难的困境,而谷歌在中国又因为未能及时推出本地化产品而令用户耐性遭受考验的时候,李开复开始以中国员工还没发力为由,试图争取多点时间。
#Gtalk美国活跃用户数量只有44000
44000这个数字令Gtalk异常尴尬。相信它也间接促成了之后Gtalk一系列新版的发布。
#AdWords增加无效点击数报告
Google多次因为欺诈点击而被客户告上法庭。幸好后来的第三方独立报告证实情况并不像外界想像的那样糟糕,因此Google乘势给AdWords增加这样的功能。这证实Google对于AdWords系统有足够的信心。
#Google未发布的服务一览
Tony Ruscoe把Google未发布的系列服务的代号给挖了出来。
#"Google"品牌价值12376000000美元
这个数据刚好解释了为什么Google不希望"Google"成为通用动词。
#Google发布Trends中文版
谷歌把这个也称为本地化产品之一,但很明显,我们并不满意。
2006年8月:
#Google访问量超越微软MSN
但仍然不能动摇Yahoo!的一哥地位。
#Google总部技术梦之队进驻谷歌
果然是"梦"之队,因为它的实力要到07年才会显示出来。
#Google Webmaster Tools正式推出
Google在Sitemaps的基础上推出加强版的网站管理员系列工具,这也是每一位站长都应该掌握的有效工具。
#Google推出Blogger beta
Blogger beta的推出是Google收购Blogger以来作出的最大的一次升级活动,Google希望它能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至少使Blogger的服务器罢工次数减少一些。
#Google成为MySpace独家搜索引擎
与新闻集团这样的媒体巨头进行合作,是Google在2006年下半年最频繁的举动。在想到利用广告作为盈利模式之前,Google靠的就是授权给其它企业使用自己的搜索引擎而获得收入。当然,现在的Google之所以还会这样做,是因为Google现在有足够的能力帮助这些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网站把流量转化为广告收入。这也是Google最强大的地方。
#Gmail集成更多服务及Google主页"Video"链接的解释
其实Google已经开始注重利用产品来推广产品,也就是说,在用户最关注的地方放上其它产品的链接,以增加它们的流量。在Google主页上放上Google Video的链接,也表明Google决心大力发展它。
#Google向媒体发出警告信:别把Google当动词用!
Google用法律行为再次表明:"Google"依然是个商标名和半个动词。
#Google买下Neven Vision以增强Picasa图像识别能力
当然,如果Riya肯卖身那最好,可惜它不肯。
#Google Analytics开放注册
经过几乎一年,Google的这项统计服务才正式开放注册。虽然反映了Google准备不足,但也看出了Google Analytics的受欢迎程度。至少,我们再也不会看到Google Analytics的注册邀请出现在eBay上面拍卖了。
#Google推出Apps for Your Domain
这是Gmail for domains的升级版,在Gmail的基础上增加了Gtalk、Google Calendar以及GPC。对于中小型企业用户和网站而言,这样的免费服务无疑已经有相当的吸引力。
#Google拿下eBay非美国地区网络广告权
用Google Checkout抢eBay的Paypal生意,再用AdWords占领eBay的网站。
#Google开始测试图书搜索中文版
在宣布与中国几大出版商进行合作后,Google图书搜索也曾经出现短暂的中文界面。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为止,这项服务在中国还是无法正常使用。相比之下,谷歌频频拉拢出社商的行为变得完全无实际意义了。
2006年9月:
#谷歌搬进Google大厦
门面功夫做足了,但谷歌还是生不出本地化产品来。
#跨越200年--Google正式推出新闻档案搜索
Google总算推出了搜索相关的实用服务。毕竟不是谁都有机会阅读两百多年前的新闻报道。
#Google搜索市场份额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
也许正是这样的数据使得Google有"不务正业"的本钱。
#CNNIC:百度成为6成以上中国用户首选搜索引擎 Google成为其补充
半年过去了,还是老二,这是事实。
#Google个性化主页正式增加分类标签功能
这使得Google个性化主页终于变成一个真正的产品,不再是半成品。
#Google将为Apple的iTV提供视频内容
这是Eric Schmidt加入Apple董事局不久后就传出的消息。现在看来,拥有YouTube的Google的确是iTV的最佳内容供应商。或者07年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结果出来。
#比利时法庭要求Google News删除新闻
除了Orkut外,Google News也是在整个2006年里困扰Google的因素之一。传统媒体不甘心Google利用自己的内容获利,哪怕只是一丁点,它们宁愿与互联网隔绝。Google后来在主页上登出长而丑的判决书全文的行为宣布了Google在这场官司里一败涂地。
#李开复:Google不会利用手段去提高份额
除了呼吁中国用户和媒体给谷歌更多时间外,李开复开始用谷歌在中国不作恶为新理由,解释本地化进程缓慢。其实那个时候,他并未真正意识到Google在中国无法访问的情况有多严重,以及这些情况将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其实这也是不够本地化的一种表现。
#Google Calendar中文界面终于有所改善
但Google给中国用户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因为它太懒散了。为什么英文界面可以做得很认真,到了中文界面就这么马虎?别告诉我中国员工不懂中文。
#Google Reader界面及功能双重革新
Google终于决定给我们弄个像样的RSS阅读器了,但最后我们发现它还是比不上抓虾。
#Google正式单独开放Gtalk注册!新版Gtalk推出!
44000这个数字实在太难看了,于是Google决定让非Gmail用户也可以使用Gtalk,这样一来Gtalk的用户数就不会受限于Gmail用户数了。
2006年10月:
#Google SearchMash现形
SearchMash是Google设立的测试站,与传统的Google搜索不一样的是,SearchMash与用户之间可以有很方便的互动。它会根据用户的反馈而调整搜索结果。这也是Google Co-op的第三个应用。
#Google推出代码搜索
开发者的得力工具,这证明了Google几乎可以用来搜索任何类型的内容。
#Google已允许用户手动ping博客搜索
这个改进其实是Googel博客搜索今年以来最大的改进,因为当你发现它很久都没收录你的文章的时候,你可以手动ping它,通知它来收录。
#Google:没错,我们昨天的确是被黑了
用户:没错,我们昨天的确猜中你们被黑了。
#李开复:再过4个月,Google任何本地化的破绽都将被弥补
从当时看来,李开复这番话颇有吹牛之嫌疑。不过从时间上来看,四个月后应该是差不多了。我指的是到时谷歌应该发完第一次力了。
#Google正式收购YouTube
这是2006年最令我感到意外的事件之一,因为我没想到Google会下如此重注豪赌视频媒体,因为16.5亿美元实在不能算是小数目(后来实际成交价还要高)。另外,如果你从YouTube的角度来看,你会更意外,因为一间成立不到两年的公司,从来没有实现过盈利,也没有找到盈利模式,竟然会卖得这么好的价钱。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上线
Google反思了"多而快"的产品策略后,决定转向产品整合和功能完善上。
#Google网站管理员工具大更新:自定义抓取速度及更多
这些功能使得网站管理员可以更方便地根据网站的情况而作出适合Google的SEO。
#钱钱钱:Google公布2006第三季度财政收入
Yahoo!的持续疲软与Google的精力旺盛的鲜明对比是2006年互联网的一大特点。同样地,Google的强劲表现再次让华尔街的分析家们始料未及。但我们不难发现,Google的主要收入来源依然是广告,这种巨大的依赖性仍然没有任何改变。
#Google在News及Finance里集成博客搜索
新产品策略下的结果:整合。
#Google推出自定义搜索服务
Google Co-op的第四个应用,也是2006年Google所发布的最重要的一项搜索服务。打造自己的强大的搜索引擎,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即可完成。直接把Google强大的搜索力量应用于自己的网站,用户可以参与改进测试结果,提高搜索质量,并且这一切是完全免费的,酷!
2006年11月:
#Google Office第二步:Google收购JotSpot
Google只需稍稍对JotSpot进行改动,它就会变成一个功能完善的GOffice。但我们暂时还看不到JotSpot被Google收购后,Google的Docs & Spreadsheets到底应用哪些来自JotSpot的技术。或者答案是没有。因为很多被Google收购的小公司最后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无声无息。
#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新增17种语言支持(含繁简体中文)
从那开始,中国的用户发现自己的申请总是石沉大海。如果你也失败了,请尝试使用美国代理服务器申请;并且尽量使用.com或.net等域名申请,使用.cn的暂时比较难通过。
#中国选手在Google Code Jam 2006里获得优异的成绩
这证明了中国从来不缺乏世界顶尖的程序员,可惜的是Google出了两次错。第一次是把他写成是美国人,第二次则把他的名字给写错了。让我们都来记住这位中国人:王颖。
#Google Checkout从11月8日起免手续费至年底
这是Google Checkout有史以来最大幅度的优惠,也是瞄准了Paypal用户对于Paypal手续费长期不满的空档推出的优惠。这一招后来被证实很有效,Google也顺势宣布Checkout在07年继续免手续费。
#Google Labs已有中文版
我相信这是为了让即将推出的一系列本地化产品而做的准备。
#Google股价终于突破500美元
在2005年底,分析家们大多预言Google股价会在06年大跳水,结果Google股价创下历史新高;而在今年年底,他们又再次预测Google股价会在07年大跌。尽管07年的事情现在下结论还太早,但另一些分析家已经把Google未来股价的最高点定在650美元。
#Google名人传:Matt Cutts
Matt Cutts是每位Google Fans都应该认识的人物。他是个好人。
#Google Docs & Spreadsheets重大更新:历史版本、发布表格及更多
更新自己的产品,让微软嘲笑去吧。
#Google关闭Answers问答服务
失去活力的东西就该丢弃。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其中一名专家,每天看着一些无意义的问题即不能不回答,因为用户给了钱的,你会怎样?
2006年12月:
#Google官方公开音频广告的进度
Google音频广告进入最后准备阶段,一切蓄势待发。但很快Google就发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广播时间提供给测试者。嗯,是比较尴尬。
#确定:周韶宁将于2006年12月31日离开Google
在中国,"下"字可以组成很多个特色词语。比如"下岗"、"下课"、"下台"。竞争对手攻击谷歌的常见手段就是渲染谷歌在中国搞不出本地化产品,然后李、周要"下台"。说了几个月,还真被他们说中了一个。不怕,我们还有李先生。
#Matt Cutts亲自粉碎谣言:Google广告作弊以及与CIA有一腿
Google官方高调回应谣言。实在想不到谷歌在中国会如此低调,因为黑板报上面很少有类似的文章。谣言止于智者,但智者到底有几个呢?
#抄袭穿帮后--Google已更改IE7推介网页的设计
Google贪图一时便利而直接搬了Yahoo!的设计,受到了广泛的指责。OK,我们都知道Yahoo!的确是曾经模仿Google的设计,但这并不能成为Google模仿Yahoo!的理由,因为Google是Google,Google不是Yahoo!。
#Google发布专利搜索
Google图书搜索技术的又一应用。
#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开始提供域名注册服务
Apps for my Domain?我没有域名怎么办?Google说:那注册一个罗。尽管10美元/年的价格并不是最优惠的,但直接在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上面注册的域名将会由Google自动配置,免去手动配置的步骤。如果你对于域名管理毫无经验,只是想申请Google Apps for Your Domain,那么Google提供的域名注册服务就是你最好的选择了。
#Google官方公布2006年度十大流行搜索词
比世界杯更热门的是社交网站。
#Google正式收购瑞士地图技术公司Endoxon
如果Google对待自己所有的产品都能像对待Google Earth/Maps这样,那实在是我们用户的福气。
#危险!Google AdSense官方明确表示不可在广告旁加上误导图片
AdSense历史上最著名最有效的"优化"手段被Google官方确定为违规。
#Blogger正式结束beta阶段
Blogger-->Blogger beta-->Blogger。今天你升级了吗?
#Google开始在搜索结果里疯狂推荐自家产品和服务
这还不止,现在Google还会根据你的浏器型类型而提示你安装相应的Google Toolbar,如果你没装的话。觉得Google很烦人?没错,大家也是这样认为。
#Samba核心程序员Jeremy Allison离开Novell加入Google
Allison的加入是否会加速GDrive的推出呢?但姑且不管他将在Google里从事什么项目,他加盟Google这件事本身就足够吸引目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