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Google Earth新版发布以及资源列表

Google正式发布了最新beta版本的Google Earth 4.1,点这里下载,新版本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支持,不过还是没有中文支持。我下载试用了一下,比较大的改动似乎还没有看到,界面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不过新版本可以自定义起始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功能。工具栏上多了一个Google Maps按钮,可以快速在当前Google Earth和Google Maps之间切换,不过我不明白这个功能有啥实际意义,因为两者所看到的图像都是一样的。

  由于Google Earth目前还没有中文版,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较为麻烦,下面是我收录的一些Google Earth相关的资源网站列表,有英文的,也有中文的,在里面可以找到一些Google Earth的相关资源信息。希望能帮助大家能轻松使用Google Earth。

官方英文网站:

  1. Google Earth官网
  2. Google Earth官方论坛社区
  3. Google Earth - Showcase
  4. Panoramio Google Earth

英文Google Earth博客

  1. Google Sightseeing
  2. Google Earth Blog 
  3. Lat Long Blog
  4. Google Maps Mania
  5. Ogle Earth
  6. Google Earth Hacks

中文Google Earth资源网站

  1. 上帝之眼
  2. Google Earth观察
  3. 地理时间
  4. 地标文件交流系统
  5. EEmap
  6. 月光Google Earth专栏

Google Maps API资源

  1. Google Maps
  2. Google Maps API编程资源大全
  3. Google Maps API 官方网
  4. Google Maps API 英文文档
  5. Google Maps API 论坛
  6. Google Maps API Blog
  7. KML API

Searchology:Google宣布启动通用搜索模式

  在昨天的GSeeker Reading List里,我们已经预告了Google的搜索技术发布会"Searchology"(Google自造的词,"Search"与"Technology"的合体,意为"搜索技术")会在今天举行。而在这次Searchology发布会上,Google宣布了一系列重大的更新,包括正式启动通用搜索模式(universal search model)以及推出全新的界面及导航菜单(详见刚才的文章)。   其实相比之下,新界面及导航菜单的更新只是次要的,真正重大并值得每位Google用户关注的是Google的通用搜索模式。其实所谓的通用搜索模式,就是将Google的各种搜索引擎进行更紧密的相互整合。在介绍这种模式的内容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Google的产品策略的变化。...

Google Analytics新版试用

  今天收到Google Analytics发来的一封邮件,说Google Analytics(分析)报告界面新版本现已发布了。直接登录后就可以看到新版本,过度期间还会保留旧的报告界面,无论选择哪一个界面,数据和配置设置均不受影响。

  我于是马上登录进去看了一下,果然已经升级到了新版本,初步试用了一下,感觉用户UI比原来有了很大的飞跃,显示和操作更为直观了,首页还可以自定义报告内容,和自定义主页类似,很贴心的选择。

  当然,最令我感到方便的是电子邮件和导出报告功能,几乎所有的报告都可以发送邮件,设置后系统会每天自动发送给我电子邮件,而不必我天天访问页面来查看报告,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功能,原先我不得不用StatCounter来发送邮件报告。StatCounter只能发送文本格式的简单报告,而Google Analytics却可以用PDF(PDF的报告看起来太漂亮啦)、XML、CSV、制表符分隔值这四种格式发布复杂的报告。就凭这一点,我就可以把我原来设置的StatCounter扔调了。

  AdWords的广告报告界面也更为直观了,做AdWords的可以更为方便的查看自己的报告信息了。希望以后也能增加Adsense的广告统计。

  现在,个人网站没有什么理由不用Google Analytics了,如果害怕Google Analytics影响网站速度,那么可以将其代码放在页面最底部。至少相比国内那些包含木马病毒的网站统计来说,Google Analytics是强太多了。Google Analytics还有很多使用技巧,完全掌握后,Google Analytics就是一个完全免费的专业网站分析软件。

FeedBurner将被Google收购?

Feedburner最近是消息不断,首先是Feedburner推出了中文版本,进入FeedBurner首页后点"languages",就可以选择简体中文。另外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是Google即将收购FeedBurner。

  中文版的首页字体设置的不太好,看来只是把文字换为中文了。大部分文字翻译为中文了,一部分还没有翻译,不过翻译的质量我就不敢恭维了,比如"内容优化"页面的这一段"给你的种子安上飞毛腿-把你的订阅链接合并为一个种子可以让你的作品让尽可能多的观众欣赏,它能在任何阅读器、桌面、网页、移动设备上被浏览"。翻译的是不是让人摸不清头脑?

  不过总的来说,有了中文版本,对于很多不懂英文的用户来说,可以更方便的使用FeedBurner的服务,对于扩大FeedBurner在中国的影响力也是有好处的。不过中文版本的翻译质量还需要提高啊。

  另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是webleon那里转发的,说Google有意收购FeedBurner,收购价格约为1亿美元,不知道这个消息是否可靠。

  对于我来说,我一直在用FeedBurner的服务,我还不能确定FeedBurner的这一连串行为会有什么结果,如果FeedBurner能在保持服务稳定性的前提下进入中国,会吸引大众的眼球,但也可能会被有关部门注意了,要是那样的话就不好了。

 
 
 

Google生活搜索试用

  中文的Google实验室又多了一个新的成员:Google生活搜索。搜索内容包含房屋、工作、火车票(为啥没有飞机票?)、物品、餐饮的信息搜索。

  读者Blue在投递中指出,"Google生活搜索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可以搜索房屋,工作,火车票,物品,餐饮,可以选择大陆三十多个城市,虽然地址是.cn,但进入搜索时发现地址是.com,利用的主站数据,和网站导航,热榜一样,在索引数据库的基础上再度深挖而成,没有多少创新。但感觉今年上半年谷歌新产品出产速度的确较快,急于扩展更多市场。这块领域好像百度还未涉足。"

  经过初步的试用,发现这个生活搜索会对国内各个分类信息网站产生一些影响,做分类信息的网站估计要高兴一阵了。我估计Google生活搜索的工作方式是,通过搜索引擎对于指定的分类信息网站进行数据收录,然后对收录过来的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聚合而形成一类新的数据内容供大家搜索。

  这种发展思路和百度有一些不同,百度的招牌产品例如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等,都是走社区化经营的路线,通过社区的人气来产生网站的粘度,通过网民自己来贡献新的内容,这些内容的不断更新来行程一个人与人交流的社区。而Google则通过程序的算法方式进行数据挖掘,通过程序自动产生内容,这两种发展方式的一个很大不同在于,百度通过这些产品给自己带来流量,而Google则为别人带去流量。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谷歌:当初只是个拼写错误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一切始自一个拼写错误。大卫•维塞(David Vise)在其所著的《撬动地球的Google》(The Google Story)一书中称,谷歌(Google)的创始人们曾花费数天,群策群力为公司起名,但始终没想出来。这时候,有人在白色书写板上写下了一个词Googleplex。

这是一个数学术语,意思是1后面跟着101个"0",它切合了该公司远大的科技意图。将其缩写为"Google",是因为他们觉得好玩,同时这也迎合(当时的)互联网精神,无疑灵感来自雅虎(Yahoo)——两个"o"的效果——这个看似毫无意义的词汇隐含着神秘的含义。第二天,有人经过白板时才指出,这个词的正确拼写应该是Googol。

而这个不到10年前想出的名字,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品牌。

如同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公司那样,它的突然崛起显示出互联网改变旧式企业理念的强大力量。不过同时,这种媒介的新奇,也让人们质疑它能否长期存在下去。

如果在这个新世界里,品牌可以如此迅速地崛起,需要什么新方法能让它们得以保持下去?它们会以几乎同样的速度衰落吗?

谷歌异常迅速地进入了人们的日常语言,根本不需要多数消费品所依赖的大规模广告和促销手段。

谷歌营销主管大卫•拉韦(David Lawee)表示:"人们在评判互联网公司时,尤其以其产品为标准。"凭借明显更为优秀的搜索引擎,口碑(和电子邮件)将这一产品以"病毒"的速度迅速传达给数百万用户。互联网使这种速度成为了可能。

该品牌的崛起并非完全凭借自身。在幕后,谷歌建立了一些重量级合作企业,以扩大其影响力。谷歌与当时最强大的互联网企业美国在线(AOL)的合作,确保这一品牌及其明亮的色彩展现在广大网民眼前。

尽管谷歌更乐意通过合作方式,但它没有舍弃传统的广告形式。拉韦表示,在首次进入一个国家时,谷歌会采取更为"激进"的姿态,推广其品牌,例如,与日本手机运营商KDDI的广告合作。随着搜索引擎市场逐渐成熟,他也不排除利用电视或其它大众广告的可能性。

这指出了未来几年谷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谷歌的品牌能够保持相对于其它互联网公司令人艳羡的优势吗?抑或,它必定会丧失其独特性?

品牌管理咨询公司Lippincott Mercer互动业务主管埃利奥特•菲利普斯(Eliot Phillips)表示:"如果他们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事情的话,那么就是击倒微软(Microsoft)的消费者抵触情绪。"他表示,凭借谷歌在核心搜索引擎市场的主宰地位及其进军其它相关业务的努力,"它目前的地位相当于15年前的微软,和30年前的IBM。"

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谷歌在保持价值观和产品差异化方面能取得多大进展,这些东西令谷歌获得了最初的广泛关注。拉韦提到了谷歌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核心属性围绕着创新。"

他表示,支撑谷歌强大的工程驱动型文化的是"适度谦虚的抱负",尽管谷歌远大的理想,也让该公司被某些人指责为傲慢。

与此相关的是理想主义,甚至天真,这都体现在该公司的座右铭上:"永不作恶"(Do no evil)。由于Google品牌的历史只有9年,它仍基于其创始人的理想。拉韦表示:"这是有关我们这个群体是什么人的问题。"

这位谷歌高管表示,上述品质合力造就了一种文化,关注于如何推出更好的服务,"我们狂热地关注用户体验。"

然而,如果谷歌的品牌得益于高尚的价值观和永不止步的雄心,那它可能会因为在这些方面的任何失误而黯然失色。去年,谷歌决定对其中国版搜索引擎进行审查,这是迄今为止有关这种风险最明显的例证。

拉韦表示:"我们必须实现为自己设定的远大理想。"他在谈到中国事件时表示:"人们对于如何正确处理这件事展开了激烈辩论。最后,就像个人一样,你必须为自己进行解释。"

除了不能实现自身价值观的风险之外,谷歌面临的另一个危险在于,令谷歌服务明显优于对手并令其品牌脱颖而出的独特优势,将会逐渐丧失。菲利普斯表示:"它们所带来的科技突破,已经商品化了。"

多数专家估计,雅虎和微软等竞争对手通过完善自己的搜索方法和广告网络,已缩小了与谷歌之间的差距。

加之随着企业的成熟和壮大,会不可避免地丧失新颖性,这可能会削弱该品牌的影响力。

"我认为,随着企业的壮大,它们的风光将会不再," 菲利普斯表示,"它们有一点苹果(Apple)的性质。如果他们的规模确实大到一定程度,将很难保持这些特色。"

不过,这种危险并非就在眼前。从目前情况看,正如今年顶级企业品牌调查所显示的那样,谷歌经营业务的独特方式,已令其位居全球首位。

2007年5月11日 星期五

十大高明的Google搜索技巧

 

 

前言:多数人在使用Google搜索的过程是非常低效和无谓的,如果你只是输入几个关键词,然后按搜索按钮,你将是那些无法得到Google全部信息的用户,在这篇文章中,Google搜索专家迈克尔.米勒将向您展示如何更智能、更高效地进行Google的系列搜索。

  Google是一个非常精密成熟的搜索引擎,但大多数的用户都没有能完全地利用到它的能力。一般人就是在Google的搜索框中输入一两个关键 字,然后点击"搜索"按钮,等着Google显示出它第一页的搜索结果。这是一个相当简单模式匹配算法的搜索,不幸的是,通常此时出现的大部分都是并不需 要的结果。

  其实,还是有更好的方式能够让搜索产生一些更少、更为准确的结果。你所需要做的事只是学习一些简单的技巧,你就能很快得到更多更好的Google搜索结果。

  技巧一:使用正确的方法

  无论你是使用一个简单或是高级的Google搜索,在此都存在你应该使用的某种可靠的方法。遵循适当的方法你就能获得非常准确的结果;要是忽略这条建议的话,你也许就会看到大量不相关的结果或是缺乏你想要的相关结果。

  虽然有很多不同(且同样有效的)方法用于网络搜索,我保证这个特别的方法将能带来最棒的结果。这是一个分六步骤的过程,如下:

  1、首先,想好你想要寻找什么。哪些词能够最好地描述你要寻找的信息或者概念?哪些词是你能够用来替换的?有没有那些词是可以不必包括在你想要搜索的更好定义你的需求之内?

  2、构建你的搜索要求。使用尽可能多你所需要的关键词;越多越好。如果皆存在可能的话,试着用适当的搜索操作来使你的搜索更精炼�D�D或者,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使用高级搜索页面。

  3、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搜索。

  4、评估一下搜索结果页面上的匹配程度。如果一开始的结果与你想要的不一致,再精炼你的搜索要求并重新搜索�D�D或转向更合适的搜索站点再进行搜索。

  5、选择你想要查看的匹配的页面,点击进行浏览。

  6、保存这些最符合你需求的信息。

  换言之,这需要你在搜索之前思考清楚,接着在获得最初结果后精炼你的搜索。这些多做的努力都是轻微的,但确实很值得。

  技巧二:合理利用一个"/"的搜索

  大多数的用户都没有意识到,Google会自动假定一次搜索要求中所有的词之间都是一种""的关系。也就是,如果你输入两个词,它就会假定你所寻找的页面是包含这两个词的。它不会反馈给你仅包含其中一个词的页面。

  这就使得你无须在输入搜索要求时输入一个""。如果你想要搜索的包括"Bob""Ted",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输入bob ted即可。Google会自己假定一个"",并自动地将它包括在内部的索引搜索内。

  这与在所要求的词之间假定""是不同的。例如,对比输入的要求"bob ted"(记得,这个实际上是bobted)与"bobted"。根据第一个要求所得的结果所包含的页面会共同提到BobTed.而后者,结果所包 含的页面会只单独提到Bob,也有些页面是单独提到Ted,还有一些是共同提到他们二者的。这是一个微妙的差异,但却是很重要的。

  因此,如果你想要一个"/"的搜索�D�D搜索包括一个或另一个词的页面,但不一定是都包括二者�D�D你必须在两个关键词之间插入一个带有" "功能的操作。当你输入这个"OR"的表示"或者"操作时,请确保所输入的要大写,否则Google会将它忽视为一个忽略的单词(stop word�D�D也我们接下去将要讲到的。

 

技巧三:你的搜索中包括或不包括的词

  关于这些"and"和"or"的词,Google会自动地将这些在你输入的搜索要求中的不重要的、普通的词忽略掉。这些被称作是"忽略的单 词",包括"and"、"the,"、"where"、"how"、"what"、"or"(所有字母皆为小写,还有其它一些类似的词�D�D包括一些单独的 数字或单独的字母(例如 "a")。

  在搜索中包含忽略的单词并没有什么大碍,不过会使搜索速度有些下降,这就是Google将它们剔 除的原因。举一个例子,你想要搜索的是"how a toaster works"(烤箱如何工作),Google会移除"how"和"a"两个词,并自行按新的更短的关键词"toaster works"进行搜索。

  如果你想要让这些一般的词包含在你的搜索要求内,你可以通过让Google必须在搜索中包含这些特定的词,使它不去排除"忽略的单词"。想要做 到这点,你可以在你确实需要的词之前加上一个"+"符号。例如,要在搜索要求中包含"how",你应该输入"+how"。请确保在+符号之前有一个空格 符,而不是在它之后。

  从另一方面来说,有时你会想要通过排除一些包含特定词的页面来精炼你的搜索结果。你可以通过使用一个"-"号来 去掉搜索结果中不想要包括在内的 词;在你的搜索要求中任何之前加上了"-"符号的词都会自动地排除在搜索结果之外。同样地,也请记住在"-"符号之前留一个空格符。

  例如,如果你想要搜索"bass",你所得到的页面可能会包括男歌手一类的或是关于鱼的一类的。如果你仅向搜索的是歌手这类的页面,输入搜索要求时应如下:"bass -fish"。

     技巧四:搜索近似的词

    不确定你在一次搜索中想要搜索的词是正确的?你是否担心一些页面会使用可替代的词来描述你想要的东西呢?

    幸运的是,Google能够让你搜索近似的词�D�D叫做同义词�D�D通过使用"~"符号。只要在想要搜索的词之前加上"~"符号,Google就会搜索所有包括这个词以及合适的近义词的页面。

    例如,要搜索类似"elderly"的词,输入"~elderly",所得到的页面就会不仅是包括"elderly"这个词,还会有包括"senior"、"older"、"aged"等等词的页面。

    在此还有个额外的技巧:如果要只是列出近义词的页面,而不需要给出许多原先输入的那个词的页面,可以用"-"符号来连接"~"操作,例如 "~keyword -keyword"。这样就能在近义词所得的结果中排除原先输入的词。在先前的例子中,要得到仅有"elderly"近义词的搜索结果,就输入 "~elderly -elderly"即可。

    技巧五:搜索特定的词组

    当你搜索一个特定词组时,如果你只是简单地输入词组中所有的词你是无法得到最好的结果的。Google也许能够反馈出包含这个词组的结果,但它也会列出包含你所输入所有词的结果,却未必让这些词按照正确的顺序。

    如果你要搜索一个特定的词组,你应该将整个词组放在一个引号内。这样就能让Google搜索规定顺序的精确的关键词。

    例如,如果你要搜索"Monty Python",你可以输入monty python作为你的搜索要求,接着你也许会获得可接受的结果;这些结果中会包含有着"monty"和"python"两个词的页面。但这些结果并不仅是 包含了关于英国喜剧团体的页面,还包括了名叫Monty的蛇以及名叫Monty的家伙,他养了蛇来当宠物,还有其它一些包括了"monty"和 "python"的词的页面,即使它们之间看起来似乎毫无关联。

    为了将搜索结果限定在只关于Monty Python喜剧团之内,也就是你想要搜索的页面是按规定的顺序,将这两个词作为一个词组包含在内的,你就应该在输入搜索要求时输入"monty python"�D�D确保这个词组在引号之内。这样的话,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顺序将这两个次匹配为一个精确的词组,这个页面就不会被列在搜索结果当中。

    技巧六:列出相似的页面

    你是否有发现过一个网页是你确实很喜欢的,又想知道是否还有与它类似的其它网页呢?不需要再疑虑地思考了;你可以使用Google的相关来寻 找:这个操作算符所显示的页面会与特定的页面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例如,如果你很喜欢InformIT上的文章,你可以通过输入"related: http://www.informit.com"来寻找类似的页面。

    技巧七:通过其它的操作算符调整你的搜索

    使用相关操作算符只是众多你可用来调整Google搜索结果的方法之一。所有的这些输入的操作算符都是以相同的方式工作的,将这些算符作为你搜 索请求的一部分输入,再将变量紧接在这些输入的操作算符之后的冒号之后(而不是空格),就像这样:"'操作算符':'变量'"。

    有哪些搜索的操作算符是你可以利用的呢?以下是一个简短的清单:
<br clear="all" />


<TBODY>
<STRONG>算符</STRONG></TD>
<STRONG>用途</STRONG></TD> <STRONG>用法</STRONG></TD></TR>

 

<STRONG>allinanchor:</STRONG></TD>

限制搜索的词语是网页中链接内包含的关键词(可使用多个关键词)</TD>

<STRONG>allinanchor:<EM>keyword1 keyword2</EM></STRONG></TD></TR>

 

<STRONG>allintext:</STRONG></TD>

限制搜索的词语是网页内文包含的关键词(可使用多个关键词)</TD>

<STRONG>allintext:<EM>keyword1 keyword2</EM></STRONG></TD></TR>

 

<STRONG>allintitle:</STRONG></TD>

限制搜索的词语是网页标题中包含的关键词(可使用多个关键词)</TD>

<STRONG>allintitle:<EM>keyword1 keyword2</EM></STRONG></TD></TR>

 

<STRONG>allinurl:</STRONG></TD>

限制搜索的词语是网页网址中包含的关键词(可使用多个关键词)</TD>

<STRONG>inurl:<EM>keyword1 keyword2</EM></STRONG></TD></TR>

 

<STRONG>filetype:</STRONG></TD>

限制所搜索的文件一个特定的格式</TD>

<STRONG>filetype:<EM>extension</EM></STRONG></TD></TR>

 

<STRONG>inanchor:</STRONG></TD>

限制搜索的词语是网页中链接内包含的关键词</TD>

<STRONG>inanchor:<EM>keyword</EM></STRONG></TD></TR>

 

<STRONG>intext:</STRONG></TD>

限制搜索的词语是网页内文包含的关键词</TD>

<STRONG>intext:<EM>keyword</EM></STRONG></TD></TR>

 <STRONG>intitle:</STRONG></TD> 限制搜索的词语是网页标题中包含的关键词</TD> <STRONG>intitle:<EM>keyword</EM></STRONG></TD></TR>

 

<STRONG>inurl:</STRONG></TD>

限制搜索的网页的地址</TD>

<STRONG>inurl:<EM>keyword</EM></STRONG></TD></TR>

 

<STRONG>site:</STRONG></TD>

限制所进行的搜索在指定的域名或网站内</TD>

 

 

技巧八:搜索特定的事实

    
如果你要搜索一些客观事实,Google也许能够帮得上忙。是的,Google总是能够反馈给你一个匹配你指定的搜索要求的清单,但只要你能够 正确地描述了你的搜索要求,且接着搜索的事实是Google已经预先鉴定了额,你就能在搜索结果页面的最顶端得到你所需要的精确信息。

    
我们在此谈到的有哪些类型的信息呢?是一些事实性的信息,例如诞生日、诞生地、人口等等。你所需要做的就是输入你想要知道的描述事实的搜索要求。例如:

    
要查询圣弗朗西斯科的人口,则输入"人口 圣弗朗西斯科"

    
要查询马克吐温在哪里出生,则输入"出生地 马克吐温"

    
要查询总统比尔克林顿什么时候出生,则输入"生日 比尔克林顿"

    
要查询雷蒙德钱德勒什么时候去世,则输入"去世 雷蒙德钱德勒"

    
要查询谁是德国总统,则输入"总统 德国"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会显示在搜索结果页面的顶部。你能够获根据关联的网站得应对你的疑问的正确答案。点击相关的链接还能从这个资源里获悉更多的东西。

    
技巧九:搜索Google Directory

    Google
在它的搜索数据库中将成千上万的网页索引化�D�D这就能使得不会产生压倒性数量的搜索结果。量确实已经够了,但有时你也许会更愿意得到一些高质量的结果。


    
由于质量较数量更为重要,就可以绕过主要的Google搜索引擎而使用Google Directory来代替。Google Directory是一个网页清单相对较小的数据库,它们都是通过一个人工编辑团队手动精心挑选的。Google Directory是有被注释和组织到相关的话题类目下的。你可以通过类目来浏览网页目录,或是搜索指定的项目。

    Google Directory
是一个可用来搜索大量Google网页索引实用选择。Google Directory的结果比起你在更大的搜索索引范围中的搜索结果更为集中且高质,也能够帮助你在任何给定的类目下更好地认识什么是可用的信息。另外,如 果你喜欢,你也可以利用浏览类目来替代搜索。

    
要进入Google Directory,点击Google主页上的"更多"链接,在接下来的页面中选择类别。当然,你也可以直接进入GoogleDirectory,只要在浏览器中输入directory.google.com即可。

    
技巧十:使用Google的其它专业搜索

    Google Directory
不仅仅是Google所提供的除了主搜索引擎之外的唯一选择。根据你所做的搜索类型,你也可以通过使用其中Google更为专业的搜索站点之一来得到更好的结果。它们包括:

    Froogle
可以用来搜索那些有着最低价格的特定商品的在线购物网站。

    Google Answers
所提供的服务是直接让你的搜索需求面向专业人员的小组,大多数都是用于当你有着更为复杂的问题,而无法通过简单的搜索来解答的时候。

    Google Apple Macintosh Search
主要是在apple.com域名中以及和其它与苹果相关的站点进行搜索。

    Google Blog Search
是用来搜索博客和博客文章的。

    Google Book Search
可以搜索成千上万的小说和非小说类图书的全文。

    Google BSD UNIX Search
可以搜索到大量专门为BSD版本的UNIX操作系统专业化的站点。

    Google GroUPS
可以搜索到Google Groups档案的相关文章。

    Google Linux Search
用来搜索大量与Linux相关的网站。

    Google Microsoft Search
可以搜索主要是microsoft.com域名中的内容以及其它微软相关的站点。

    Google News
可用来搜索大量有最新新闻和头条的新闻网站,也能够搜索历史的新闻资料,一直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之前。

    Google Scholar
在一个有着学术杂志、文章、报纸、论文和书籍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也能够选择大学或研究书库。

    Google U.S. Government Search
是用来搜索那些美国政府的网站�D�D这是一个最好的用来搜索官方性政府举措、信息、报告等等的地方。

    Google University Search
能在一个有着超过600所大学网站的数据库中进行搜索�D�D能够用来查询课程安排、入学资料等等。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Google成为MBA学生最向往的企业

 
作为《财富》杂志的2007年最适合工作的企业,Google除了拥有无数普通fans外,准MBA们对Google也是无比向往。根据《财富》杂志所公布的"100 Top MBA employers"(100大MBA雇主)排行榜里,Google高居首位,成为MBA学生最向往的企业。在前十名里,Apple排名第六,微软紧随其后。

Google Earth新版发布以及资源列表

 
  Google正式发布了最新beta版本的Google Earth 4.1,点这里下载,新版本增加了一些语言的支持,不过还是没有中文支持。我下载试用了一下,比较大的改动似乎还没有看到,界面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不过新版本可以自定义起始位置还是比较方便的功能。工具栏上多了一个Google Maps按钮,可以快速在当前Google Earth和Google Maps之间切换,不过我不明白这个功能有啥实际意义,因为两者所看到的图像都是一样的。

  由于Google Earth目前还没有中文版,因此对于普通人来说使用较为麻烦,下面是我收录的一些Google Earth相关的资源网站列表,有英文的,也有中文的,在里面可以找到一些Google Earth的相关资源信息。希望能帮助大家能轻松使用Google Earth。

官方英文网站:

  1. Google Earth官网
  2. Google Earth官方论坛社区
  3. Google Earth - Showcase
  4. Panoramio Google Earth

英文Google Earth博客

  1. Google Sightseeing
  2. Google Earth Blog 
  3. Lat Long Blog
  4. Google Maps Mania
  5. Ogle Earth
  6. Google Earth Hacks

中文Google Earth资源网站

  1. 上帝之眼
  2. Google Earth观察
  3. 地理时间
  4. 地标文件交流系统
  5. EEmap
  6. 月光Google Earth专栏

Google Maps API资源

  1. Google Maps
  2. Google Maps API编程资源大全
  3. Google Maps API 官方网
  4. Google Maps API 英文文档
  5. Google Maps API 论坛
  6. Google Maps API Blog
  7. KML API
 

超越Adsense:另类方法赚取巨额收益

 很多人相信Google Adsense是最简单的网络赚钱方式,事实上,它也是很多博客最大的收入来源。但是有几个博客重新定义了网络赚钱的方法,得到的收入远远超过原来Google Adsense能够给于的收入。

  通过Reviewme的方法

  John Chow上个月赚取了庞大的11,702.66美元,而其Adsense的贡献刚刚超过1000美元,从他的收入列表中可以看到有很多不同的收入来源。

  1.  ReviewMe: $4,500.00
  2.  Affiliate Sales: $2,150.00
  3.  Text Link Ads: $1,352.81
  4.  Direct Ad Sales: $1,200.00
  5.  Google AdSense: $1,077.67
  6.  Kontera: $1,000.00
  7.  FeedBurner: $271.44
  8.  TTZ Media: $150.74

  他最大的收入来自ReviewMe,那是一个著名的付费评论网站。另一项主要收入来源于他的文本链接广告和代理销售以及直接销售广告。

  使Adsense收入翻倍

  Everton发布了他上个月的收入,达6,418.35美元

  1.  Google Adsense: $3,648.26
  2.  Direct Ad Sales: $750.00
  3.  Intellitxt: $555.05
  4.  Text Link Ads: $535.43
  5.  Tribal Fusion: $437.10
  6.  Feedburner FAN: $350.24
  7.  Vizu Polls: $110.72
  8.  Chitika : $31.79 ($31)

  虽然Adsense是他的一个主要收入来源,而他只是增加了多个广告收入资源,就把收入翻了一番,他通过Tribal fusion、Feedburner以及Intellitext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不使用Google Adsense也能挣钱

  印度的博客可能会对Thilak挣的3061.3美元感兴趣。也许你会感到惊讶,但他并没有在他博客里放Google Adsense广告,却依然可以轻松赚钱。

  1.  IntelliTXT: $693.65
  2.  TribalFusion: $612.19
  3.  Text-Link-Ads: $130.54
  4.  Feedburner: $348.87
  5.  BlogAds: $471.62
  6.  Chitika: $104.43
  7.  Direct Sales: $200
  8.  Blogging on other blog: 500$

  他已经成功地使用Blogads、Feedburner、IntelliTXT、Tribalfusion和Chitika商业化了他的博客,每月收入超过十万卢比已经超过了印度收入的平均标准。

  综述:结论是明确的。你可以成功使用任何广告程序来获得收益,你只需要动手去做这件事即可。有这么多不需要Adsense的广告可供选择,其中许多都是可以和Adsense并存的,现在,就把他们加入你的站点并增加你的收入吧,如果你觉得这些博客可以做到,那么你也可以。

  翻译人:William Long ,中文译文:超越Adsense:另类方法赚取巨额收益,英文原文:Beyond Adsense: Alternative Programs Earn Huge Money!


2007年5月8日 星期二

家用游戏机主机的发展历史

 家用视频游戏(Video Game)的出现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了,算是比较悠久的产业了,这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些颇具故事性的历史,故事中充满令人扼腕的失败、让人激动的创新和难以置信的愚蠢。以下是这些故事中的一部分,希望能唤起你对往日时光的追忆。从这些故事中,也许我们还能预测到新一代游戏机大战谁将是最终胜利者。

  一、红白机时代

  据说世界上第一台家用游戏机诞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只能呈现简单的方块线条,而且还是单色的,那时还不能称这是一个"产业",改变历史的是日本任天堂(Nintendo),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任天堂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红白机时代,这时,真正意义上的家用游戏机FC开始风靡世界,并逐步产生了一个庞大的家用游戏机产业。

  任天堂FC 世嘉MD 任天堂SFC
发布日期 1983年7月15日 1988年10月29日 1990年11月21日
累计销量 6291万台 3075万台 4910万台
  其中日本 1935万台 875万台 1717万台
  其中美国 4256万台 2200万台 3193万台
CPU 摩托罗拉6502 摩托罗拉M68000 摩托罗拉65836
CPU运行频率 1.79MHz 7.67MHz 3.58MHz
画面解析度: 256X240 320X224 512X448
最大发色数 52色 512色 32768
同屏发色数 16色 64色 256色
最多活动块数量 64个 80个 128个
内存 2KB 64KB 128KB
显存 2KB 64KB 128KB
软件载体 32KB卡带ROM 容量为4MB的卡带 容量6MB的卡带

  日本游戏产业的起点

  任天堂的FC全称为Family Computer,是日本任天堂公司1983年生产的游戏主机,现在很多游戏的前身就是来自于FC.FC为游戏产业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FC游戏机是日本游戏产业的起点。FC也曾在80年代风靡中国大陆,那个时候很多人管它叫红白机。FC上出了非常多的经典游戏,例如大名鼎鼎的魂斗罗、勇者斗恶龙、超级马里奥、沙罗曼蛇、塞尔达传说、最终幻想、恶魔城、洛克人等等……

  FC上市之后,Sega(世嘉)同期的游戏机SG-1000被彻底压制。不过FC上市不久,由于首批FC的硬件设计存在可能导致死机的严重Bug.为了挽救任天堂的声誉,山内溥毅然决定回收主机,因此而损失了15亿日元。不过这起事件让任天堂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次年FC重新上市后于一年内卖出了165万台。FC在美国的首发更加成功。1985年10月NES在纽约率先上市,首发游戏共15款。到1985年底,NES在纽约卖出了5万台。随后NES开始在美国全国上市,一年内卖出了100万台,让一度崩溃的美国家用机市场开始复苏。

  16位主机时代

  16位主机时代是以日本世嘉(SEGA)1988年推出的16位游戏机MD(Mega Driver)为起点的。对于世嘉而言,美国市场才是真正的战略重心。1989年9月15日该主机在全美上市,售价为190美元。由于当时美国游戏市场已经基本被任天堂垄断,世嘉决定开拓较高年龄层的新玩家群体,推出了大批面向成年玩家群体的游戏。

  SFC上市后,世嘉与任天堂的竞争进入白热化。1992年,世嘉占领了北美55%的市场份额;1993年,世嘉家用机业务达到了空间绝后的顶峰,占据市场份额高达65%

  2D游戏最后的王朝

  1987至1988年间,FC丰厚的收入让任天堂对于开发次世代主机毫无兴趣。然后,世嘉MD的市场占有率节节攀升迫使任天堂不得不开始投入16位主机的开发。SFC在设计上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了两颗图形协处理器。

  SFC最初预定于1989年7月发售,其后数度延期。不过由于任天堂有大批第三方的支持,SFC虽然姗姗来迟,却毅然是日本玩家最关注的主机。在SFC发售之前,任天堂已经接到了150万台的订单。11月21日当天,东京街头的各电器店充满了排队等候SFC的人群,很多家长为了能给孩子买部主机而旷工排队,庞大的人流甚至严重影响了东京的交通。1991年8月13日,任天堂在美国推出了经过重新设计的SNES.可惜SNES的上市时间实在太晚,当时MD已经在美国建立了足够庞大的群众基础。SNES发售第一年就被MD轻易击败。任天堂势力的削弱业为其后PS轻易占领美国市场提供了契机。

  然而这时候,任天堂的好日子却快要到头了。

  二、索尼的PS帝国

  1993年,任天堂和SONY开始合作并研发次时代主机,然而在研制期间,任天堂和SONY在游戏的存储介质上发生了严重冲突,Sony提出应该用CD光盘来做游戏的介质,因为光盘储存容量大,成本低,方便轻巧,而任天堂坚持使用卡带,认为卡带读取速度更快。双放争执很大,最终,任天堂单方面终止了合作。这无疑激怒了SONY,为了不让成型的产品流产,SONY决定独自将计划进行下去,SONY可能也没有想到,这个决定将会改变整个家用游戏机的发展进程。

  1994年是游戏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SONY发布了32位基于CD的家庭电视游戏系统索尼PS游戏机(PlayStation)。秋叶原等地出现了数百人排队购买的浩大场面,首批出货的10万台在中午前被抢购一空,甚至连索尼社长大贺典雄的孙子都不得不空手而归。由于PS的品牌号召力使得众多知名软件厂商纷纷加盟,PS主机上开始逐渐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直至两大白金级游戏厂商Square与Enix陆续宣布将携巨作《最终幻想VII》与《勇者斗恶龙VII》投奔PS,它们所引起的雪崩效应无异于提早宣判了32位主机时代战争的完结。

  世嘉SS 索尼PS 任天堂N64
发布日期 1994年11月22日 1994年12月3日 1996年6月23日
累计销量 926万台 1亿台以上 3293万台
CPU 日立32位SH2 32位RISC 64位MIPS R4300i
CPU运行频率 28.6MHz 33.8688MHz 94 MHZ
画面解析度: 640X480 640X480 640X480
最大发色数 1677万色 1677万色 1670万色
多边形处理能力   36万/秒 15万/秒
内存 32Mbit 28Mbit 4MB RDRAM
软件载体 2倍速CD-Rom CD-Rom 64MB的卡带

  世嘉土星SS的溃败

  1994年,世嘉也发布了自己的新一代游戏机,世嘉将该主机定名为"土星"(SS,SEGA SATURN)-太阳系的第六行星,代表世嘉的第六部主机。

  在主机发售前一个月,首批20万台土星几乎已经被全部预订,首发当日15万台主机迅速售罄。购买土星的玩家多数都是冲着《VR战士》而来。1994年底,土星在日本总共卖出了50万台,销售成绩超过了同一时期的PS。1995年5月7日,索尼与世嘉同时宣布PS和SS销量超过100万台,两大32位主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

  然而在美国市场,世嘉却没有继承MD的市场优势。美版土星的价格比PS高100美元,实际性能却不及PS.1995年世嘉与索尼狂打价格战,土星以微弱的优势领先,然后由于土星的造价比PS高,到了1996年之后,世嘉再也无法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土星在美国和日本全线溃败。

  短命的任天堂N64

  N64虽然比SS和PS晚上市了一年半,但是在日本由着雄厚根基的任天堂依然得到了玩家的广泛支持,N64在日本的首发规模比PS和SS强大得多,首批50万台主机只用了10天时间就已售罄。1996年9月30日,N64在北美上市后同样大获成功。人们对于在游戏机市场上垄断了十年的任天堂依然信心十足,N64似乎比PS和SS更受欢迎。

  然后由于采用卡带为媒体,让所有第三方大失所望。N64的卡带制造成本高达25美元,而CD-ROM只要10美分,因此N64的游戏售价一般比PS高20~25美元。N64时历史上游戏种类最少的主流游戏机,其发售之后的好几个月内一直缺乏软件支持,而PS和SS却有着空前强大的游戏阵容。N64首发的强劲势头很快被《生化危机》等大作牢牢压制。由始至终,N64基本上都是任天堂只身作秀的舞台。

  世嘉的末日之作DC

  由于主机设计的缺陷,世嘉的SS在与PS的竞争中吃了大亏。在开发下一代主机时,当时世嘉的社长中山隼雄决定外聘IBM的高级工程师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单独的开发组,而日本方面由佐腾秀树率领团队叶在同时进行主机设计,1997年7月,世嘉高层决定采用日本组的方案,并定名为Dreamcast,是梦(Dream)与传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意思是将梦传播给玩家。

  该主机在发售之前,世嘉已经拿到了50万台的订单,然而世嘉的生产合作伙伴NEC却碰上了严重的生产问题。由于图形芯片的生产速度跟不上,DC在日本的首批出货只有15万台。1999年9月9日,DC在美国上市,当天就卖出了22万台。

  截至1999年2月,DC在日本的总销量为90万台,未能达到当初预计的100万台。尽管尽管DC的性能远远高于PS,但是在《最终幻想VII》等PS大作的冲击下,缺乏软件支持的DC开始呈现颓势。进入2000年,随着PS2的上市,DC在日本和美国全面溃退。2001年3月,世嘉宣布DC停产,并彻底退出主机市场。

  赢家和输家的经验教训

  在这一次的游戏机大战中,索尼的PS成为最后的赢家,关于索尼的PS战胜劲敌世嘉的土星,原因很多,一些说法是土星的价格比PS高,而实际性能却不及PS.虽然土星和PS都不凡有大作支持,但是PS的大作相对多一些,最终决定PS命运的可能是那些名垂青史的游戏大作,例如《生化危机》、《寂静岭》、《合金装备》、《最终幻想》等等。

  而任天堂的失败在于其落伍的观念,直到1996年,任天堂推出的游戏机N64还是基于游戏卡的主机。任天堂为他的这个愚蠢的决定付出了代价,而等到任天堂清醒过来,并于2001年推出以光盘做为介质的NGC(NINTENDO GAME CUBE)游戏机时,SONY的PS/PS2早已成为游戏机领域的新霸主。

  三、索尼的PS2帝国

  2000年初,PS2的网上预约正式开始,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网站竟然在开始的1分钟内接到了10万多份的订单。服务器不堪重负,当场瘫痪。狂热的预约活动一直持续到2月底,共有38万份PS2被订了出去。

  2000年3月4日,PS2的发售引起了新一轮的抢购热潮。东京秋叶原电器街甚至出现了5000余人的长队,排在队首的几人则在四天前就已经搭好了帐篷,狂热度令人叹为观止。最后SCEI再次创造了业界的神话:三天内PS2总计销量达到了98万台,成为有史以来销量速度最快的电视游戏主机。

  PS2在日本地区的首发出货量为115万台,超过了当年的初代PS主机。但由于市场需求量极为庞大,最终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价格炒作现象也开始在eBay等拍卖网站上蔓延,许多PS2被以数倍于官方零售价的价格拍卖,即便如此,照价买单的玩家依然大有人在。

  PS2在2000年首发之初的游戏数量并不算少,但真正有影响力的大作并不多,再加上首发缺货情况严重,软件的销量也因此十分低靡。然而到了转年,随着主机供货的逐步趋于稳定和大作的陆续发售,PS2的销量也开始扶摇直上,直至最后坐上现有主机平台霸主的宝座。

  该主机上诞生的著名游戏系列包括:《鬼泣》、《鬼武者》、《真三国无双》、《王国之心》。

  世嘉DC 索尼PS2 任天堂NGC 微软Xbox
发布日期 1998年11月27日 2000年3月4日 2001年9月14日 2001年11月15日
累计销量 1045万台 超过1.11亿 1850万台 2200万台以上
CPU 128位SH4 128位EE IBM PowerPC 750CXe Intel特制Pentium III
CPU运行频率 206MHz 295MHz 485MHz 733MHz
GPU PowerVR2 GS,主频 147.456MHz ATI Flipper 主频162MHz nVidia NV2A
最大发色数 1677万色(16位色) 1677万色(16位色) 1677万色(16位色) 429496万色(32位色)
多边形处理能力 300万/秒 7500万/秒 1200万/秒 1.165亿/秒
内存 16MB 32MB RDRAM 24MB 64MB
显存 8MB 4MB 16MB 显存和内存共用
软件载体 GD-Rom 4倍速DVD-Rom 特制8cm DVD DVD-Rom

  任天堂NGC的反击

  1999年3月3日,在索尼公开PS2的第二天,任天堂与松下共同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了新一代游戏机的开发,并宣布其性能规格将会在PS2之上。然后NGC的首发游戏阵容太过薄弱,NGC首批出货共有45万台,而首周之内只卖出了30万台,与其他主机普遍存在的缺货现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NGC的仓促上阵不仅没有起到压制PS2的作用,反而让任天堂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NGC的美版首发又很不幸地遇到了Xbox这个强劲的对手,结果其在北美的首批销量为46.9万台,比Xbox少了将近10万台。游戏阵容薄弱,这是NGC从发售日起就从未跳脱的窘境。在《光环2》发售后,NGC在欧美被Xbox远远抛在了身后。

  微软XBOX的挑战

  2001年11月15日,微软发布了Xbox游戏主机。虽然Xbox在美国上市时,PS2的全球销量已经突破了2000万台,然而来势汹汹的Xbox依然令人畏惧。微软在纽约和旧金山举办了盛大的Xbox午夜首卖活动,比尔盖茨亲临纽约时代广场,并在零点一分亲自将第一部Xbox递给热心的玩家,并与其一同体验了Xbox的魅力。

  不过,相对于Xbox强大的硬件性能而言,299美元这低廉的售价在当时而言简直与恶性倾销无异。以这样的价位销售,每卖一台Xbox,微软将会亏125美元。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现在全球销量两千万台的Xbox已经稳稳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但这些年来微软在硬件上10亿美元/年的蒸发式挥霍实在有些惊人。"第一代就像一局游戏,如果你玩得好,那么到最后他会说:"你可以再玩一遍了。'就是这样!"比尔盖茨说。几十亿美元的亏损仅仅是为了"再玩一遍"!世界首富的耐心令所有人胆寒。

  索尼帝国的成功

  到这里,索尼的PS帝国已经初具雏形,索尼也从游戏的门外汉摇身一变成了电视游戏界最大的赢家。虽然在2001年微软的突然杀出和任天堂的蓄力反击为市场的走向带来了一些变数,但历史和事实证明,PS2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游戏主机。

  三、次世代游戏机

  时光流转,三大厂商的新世代主机已经全面上市,SONY、微软和任天堂都拿出了自己的侃价本事来推广各自的新产品,这一次游戏机大战到底是鹿死谁手呢?

  随着微软的XBOX360、索尼PS3和任天堂Wii的发售,次世代游戏机大战日渐白热化。自从索尼PS系列一直领军游戏机市场独占鳌头以来,十年间都没有这样激烈的"战争"了。如今索尼、微软、任天堂三强鼎立,各自的次世代游戏机都有其优势和弱势,目前看来很难预料最后的结果会怎样,而且更大的竞争应该在于索尼和微软之间。任天堂很聪明的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11日 2006年11月6日 2005年11月22日
累计销量(截至07年4月) 184万台 584万台 1000万台
CPU Cell处理器,每秒2.18T浮点运算
:550MHz RSX(NVIDIA)
IBM Broadway 90nm IBM PowerPC
CPU频率 3.2Ghz 729MHz 3.2 GHz
GPU
550MHz RSX(NVIDIA)
ATI Hollywood
定制的ATI图形处理器
视频 解析度最高1080i;HDMI输出端子(60GB版本),支持HDMI1.3标准 解析度最高853×480;输出端子AV多重 解析度最高1080i;输出端子:标准AV线、HDAV线
内存 512MB(256MB XDR主内存;256MB GDDR3显存) 系统内存650MHz;512MB闪存 512 MB GDDR3 内存,700 MHz DDR 频率
网络功能 网络平台:PlayStation Network Platform 网络平台:Wii Connect24 网络平台:XBOX Live是目前最成熟的游戏网络平台;服务:Live Anywhere
控制器 PS3手柄使用蓝牙技术,搭载动作感应技术,6轴感应系统,无震动功能。无线手柄有效距离30英尺 Wiimote,支持四个控制器,支持蓝牙,信号有效范围达到10米。具备震动功能,内置3轴动作感应器。 无动作感应功能;具备震动功能;最大支持4个无线手柄;无线手柄有效距离10米,电池时间40小时。
媒体和其他功能 USB2.0 × 6;
向下兼容PS、PS2;
Blue-ray 光驱,5.1声道的声卡
MemoryStickDuo记忆卡或SD记忆卡或CF卡;10/100/1000Mbps宽带以太网络接口;可外接2.5�嫉挠才蹋�
可与PSP连动,通过无线LAN或者USB 2.0与PSP连动
USB2.0 × 2;
内存扩展槽:2个SD插槽;
向下兼容GameCube、NES、SNES、N64游戏;
光驱兼容8厘米GameCube光盘、12厘米Wii光盘;Wii主机GameCube存储卡插槽2个
USB2.0 × 3;
2个记忆卡插槽;
硬盘可拆卸并可升级的;
支持更换个性主机面板;
可拆卸并可升级的20GB硬盘;
12 速双层 DVD-ROM;
64 MB 起始的记忆卡容量;
对应视频摄像头

  微软的XBOX360先发制人

  2005年11月22日,微软推出了XBox360游戏机,这台"潘多拉的魔盒"实在充满了诱惑。次世代战争的帷幕已由Xbox360率先掀起。XBOX360拥有众多欧美玩家用户,在欧美占天时地利。提前发售的一年之中,占有了大量的欧美游戏市场,然而由于文化的差异,XBOX360始终难以打入日本市场。

  索尼的PS3出师不利

  直到2006年11月11日,索尼才推出了新一代的PS3游戏机,由于PS3使用的CELL处理器、蓝光DVD的成本都非常高,因此就算PS3的价格比Xbox360与Wii加起来还多,外界都一致认为SONY还是赔本在卖,如果按照SONY预期的,PS3要在发售半年内达到全球600万台的数量来预估,PS3在发售第一年就可能让SONY赔本20亿美金。

  任天堂的Wii另辟蹊径

  任天堂在2006年11月6日发布的Wii游戏机,虽然也加入了次世代游戏机的战役,但是游戏机的性能和XBOX360及PS3相差实在太大,因此不要指望Wii上的游戏画面能达到前两者的水准。

  不过,Wii的成本是三个之中最低的,耗电量也非常低,Wii最大优势在于它独特的动作感应控制器,Wii能识别出玩家做出的动作,它将创造一种全新游戏方式。Wii的游戏手柄和其以往的手柄形状完全不同,它采用了一个运动感应控制器,用无线蓝牙与主机直接相连。这款新手柄突出"仿真体验",通过放置在显示设备中的感应器,感知玩家的手臂运动。

  Wii的这种建议操作使得很多非传统玩家(女性和中老年人)都乐意来玩这种游戏,有些人认为Wii可以用来健身。

  谁会笑到最后?

  目前进行的次世代游戏机大战到底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呢?其实看一看前几代游戏机大战,我们都会知道决定因素是什么,主机的胜败很大程度上在于第三方软件厂商的支持,而不是游戏机的机能。因此,越多的游戏开发商支持、越多的游戏大作的出现,将决定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本文是在《三十而立 回首29年电视游戏主机风雨历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并增加了次世代游戏主机。原文作者:电玩俱乐部。